聯合新聞網 2006/08/17


今年大學放榜,超過90%的史上最高錄取率,「人人可以唸大學」,實際上,「台灣奇績」的背後,卻讓企業界看得觸目驚心。 近年來,台灣大學生人口的加速度暴衝,相關後遺症已陸續浮現,起薪低、職等低、就業機會低,學費高的三低一高現象,讓大學生身價持續貶值,「而且仍看不到底部」。大學生身價的貶值,最明顯的就是反應在職場上。


某人力銀行副總經理吳睿穎表示,今年9月起新一波求職熱季中,大學學歷的平均起薪為26800元,研究所學歷為31000元,僅比去年微幅調升1000元,調幅3%左右,近幾年幾乎都如此,相較於學費、物價年年大漲,台灣大學生的就業身價逐年貶值。


聯合人力網總經理沈瑋,以國民所得長期以來曾落後台灣的南韓為例,去年南韓的大學生平均年薪從45000元起跳,研究所就不用說了。


以台灣的金融業來說,彰銀、華銀、台北富邦銀、合庫等大型行庫,近年招考新血,大專學歷有如汽車安全氣囊,早已成為最低標準配備,錄取率低不說,即使考進,起薪、職等也都比過去低。台北富邦銀人員說,因為很多大學生做的,其實是過去高職生的做的事。像是做櫃檯業務、處理文書作業、負責出納……等等。


「以前,大學生一考進公營行庫,掛辦事員的職稱,起薪就有將近5萬元。」一家銀行人員說,至於中國商銀、當年的世華銀行,加上各種福利,待遇真的很優厚。現在,銀行大批招考的新進人員,起薪大多落在3萬元以下,不可同日而語。


而且,不要看只是「基層工作」,有些銀行徵人,還會有「名校」情結,特別是單一部門自行找員工時,常常是學長帶學弟,學姐拉學妹,像台大、政大的畢業生,在部分金控就很吃香。


至於後段班的大學,畢業生很可能在第一關,就被刷掉。


當然,在金融業中,少數大學生也有好出路的,像匯豐、花旗、荷銀、渣打、國泰世華、台北富邦銀等,都有在招收「儲備幹部」,一經錄取,年薪 780萬,甚至上百萬。不過,錄取的人數少,各家只要8個、10個,而且外語能力要強,上榜的幸運兒,幾乎都是名校畢業的洋碩士,一般大學生可望不可及。


由於大學生滿街都是,導致勞動市場上,竟出現台大研究生在大賣場搬貨、掃馬路的清潔隊員竟是碩士的活生生實例。某人力銀行公關經理方光瑋認為,高等教育的過度膨脹,絕不代表人力素質提升,反而侵蝕國力,「不是好事!」


在聯合國的調查中,台灣的國民識字率及參加義務教育比率,達到99%以上,曾是全球最高,這確是值得驕傲的「好事」;但方光瑋分析指出,當高學歷不再能反映市場價值時,教育及人力資源大量浪費,就值得憂心了。


方光瑋也提出高學歷者在就業市場上不一定是強勢競爭者的觀點。即以文法商畢業生為例,他們占了所有畢業生的37%,但只有9.2%的工作機 會要求要有文法商專業,如學哲學的畢業後很少能以當哲學家為業,當學歷不等同於就業能力,專業不符市場需求情況下,高學歷者也可能淪落為就業市場中的「弱勢者」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寶尼的異想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